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蛇娘子说(1/3)

汉朝以孝治天下,守孝一事,自然要辛苦才体现得出诚心。

汝南袁氏的二公子,虽然说庶出,但他接连守孝六年,博得贤名。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。

广陵王昔日只听闻守孝不易,但他双亲见背之时,年纪太小了,自然少了这分面子工程,如今刘辩守孝,他却是不得不去了解了。

按理来说,寻常人家死了父亲,孝期足有二十七个月之久,而皇帝只用守孝二十七天,咬一咬牙也便过去了。但万事开头难,守孝最苦的也是这前一个月。

亲人去世的前三天,作为儿子是不能够进食的。第四天开始只能够吃一点粥食,七天之后才能够吃果蔬,过了“二七”之后才能够吃肉。而且在守孝的三年内,是不能够饮酒的。

也就是刘辩自己守孝十四天,一点肉沫都没看见过,吃的不好还是冷的,前三天没吃,前一周只能吃冷的粥。

就是好人也得熬坏,何况刘辩的母亲也太刻薄了些,丝毫不体恤刘辩尚未加冠,只算是半大青年,平日又娇养着,四体不勤,六艺不通,日日跪灵又算是怎么回事,难不成非要将先帝跪活了,她才高兴?

广陵王与刘辩有这史子渺这一层情分在,又是竹马交,就算不提他们胡闹的那些个荒唐事,也是要比一个不熟的叔母要亲厚的多,心中自然有些怨了何太后,怨她生而不养,养而不教,白白害了刘辩大好前程,无忧年华。

因此接连几日都要往宫中跑,偷偷给刘辩送些好克化的精贵吃食,鲜嫩的肉羹盛满了玉壶,隔着层层布料都有些烫。

只是何太后似乎是怕这名正言顺的好大侄儿带坏她的好儿子一般,不许他在清凉殿久留。还叮嘱了小黄门催他上完香就走。

他若要走的确轻松,可是刘辩用过的羹壶,茶盏,还有包点心和烤薯的油纸,却是没法处理的。

既然已经进了宫中,陵王便寻了个要借阅兰台藏书的由头来拖延时间,让那黄门通传一二,便脚下抹油,开溜了。

清凉殿是先帝停灵之所,除了太后没人敢进去,刘辩就坐在广陵王留下的外披上吃东西休息,面色比前两日好上许多,只是神色怏怏,似乎并不期待接下来的登基大典。

他吃完之后还颇聪明的将剩下的东西一股脑藏在供桌下,有了桌布阻隔,半分异常都看不出,只等着宫门落锁之前,广陵王以看香的由头再来一次收走即可。

只是刘辩在清凉殿待着无聊,广陵王在兰台却也是无聊。

他本想看会儿书,天色却暗下来,渐渐起了山风。又让嗡嗡蚊子声吵得心中烦闷,索性寻了个宽广的大书案,又将正对着的窗户打开,想着要躺下小睡一会,今日为了给刘辩送吃的,他还没午睡。

不过躺下没一会,就有几只不长眼的蚊子就朝他脖子里扑,广陵王有些困倦,不愿意起身,突然灵光一闪,想起了左慈曾经给他送的避蚊虫的符纸,忙在衣袖中翻找,果然摸出两张,如获至宝的捋平了一张,用手指尖刮了点止血膏点在额头,将黄符拍了上去。

于是倒头便睡,再也不闻一丝扰人的嗡嗡声。

窗外的风越吹越大,因着入秋不久,让人觉得分外清爽,但很快的,天上突然落下豆大的雨滴,像扯断珠帘一般噼里啪啦的往下砸落,声音越来越密,连成一片,敲在宫中的琉璃瓦和青砖路上,格外催人入眠。

这时有人推开了兰台的殿门,往里避雨来了。

临近新帝登基大典,要准备祭天、地、宗社的祭礼,还要赶制皇帝当天要穿的衮冕礼服,更要挑选八匹御马拉皇帝的车架,因此三公九卿鲜少有不忙碌的。袁基作为管舆马和马政的太仆,自然逃不过入宫加班。恰巧路过兰台,天上就落了大雨,只得到屋里暂避一避。

只是他进去后就发觉不对,近期无兰台官修史,可屋内一侧的窗户大开着,呼呼往内灌凉风的同时,也卷进不少雨水。

袁基是爱书之人,来不及细想其中的关窍,欲上前关窗,却在绕

本章尚未读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