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3(1/2)

定建养殖场然后养黄牛。

首先,国家扶持养牛,每生一头小牛有千元的补贴,而且没有任何税。

其次,养殖场出资金免费帮助曙光村村民种植玉米。玉米收获后由村民自己拿去卖钱,剩下的玉米秆则用来当纯天然的饲料用来喂牛。

然后,牛粪化沼泽池,造沼气,沼气取暖做饭照明,沼气残渣做有机肥,还田,保持土壤肥力,种有机蔬菜,种草再养牛。

最后,买500斤的小牛,基本上不到一年就可以出栏了,还可以顺搭着养几只羊,养羊周期短,草料一样。

白下是一个行动派,一旦决定好了以后,马上就开始行动。

曙光村的东北方向上有一座小山,山的西面是水库,东面是一个凹下去的乱石山刚好可以用来搭建牛棚。白下跟村里租了那个凹下去的乱石山,然后开始找施工队,买材料,买设配,同时也张罗着买草料,买黄牛,还要去县里□□。白下爸妈也跟着忙活,他们主要的活就是跟村里的其他村民预定玉米秸秆,签合同,村里的人自然开心,因为其实这些秸秆最后也没什么用,不给他们,大概最后也就是烧了,现在还能创收,简直是天上掉钢镚的事。左邻右舍,七姑八姨,很快的全村的家庭就基本上全搞定了。

白下现在应该没有意识到,现在的曙光村正在以他为中心,向四面扩散,发生着各种联系,而以后随着白下事业的发展这种联系会越来越深入。这也是所谓的乡土文化,中国现如今的人情社会就是乡土文化的一个的缩影。

以“己”为中心,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,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,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,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,一圈圈推出去,愈推愈远,也愈推愈薄。②而白下即将成为这个圈子的中心。

这根城市的关系不同,城市里在稀释着这种关系,越来越像“点”的关系,在钢筋水泥下人们辨认彼此用着长长的的通信录,但是在乡下用的只是泥土符号,一百个老王也不会弄混。

这一年的春节,白下再不用一个人孤零零的对着水泥白墙了。他陪在自己爸妈的身边,做年夜饭,看联欢晚会,放鞭炮,包饺子了,红红火火的过了一个开开心心的春节。

这个春节后的冬天,外面还是冰天雪地,白茫茫的一片,白家确是忙的热火朝天。

忙活了两三个月,“曙光黄牛养殖场”的牌牌终于就挂上了,虽然土地证还没下来,但是应该快了,草料也备齐了,工人也招到了,随着上百头小黄牛陆陆续续拉进去,总算开工了。白下还特意请来了两个黄牛养殖技术人员跟着。挂牌这天什么县里大大小小的领导还特意来慰问视察视察工作。那么这个开始也算是红红火火。

之后为了方便查阅各种资料和书刊,还有和外界交流,白下在自己房间装了网线,买了办公电脑,还顺手安了打印一体机,自己房间就变成了半个小办公室。接下来的日子就开始学习怎么科学的养黄牛,养其他牲畜及家禽,还有怎么科学的种植农作物,整天抱着各种书籍,白天颠颠的跟着技术人员学,跟着工人一起工作,晚上用电脑查行情,查看书刊,在论坛上跟大家交流各种养殖家禽的问题。日子就在这么忙然有序的一天一天的过着。

作者有话要说:  注②这个观点出自作者:费

本章尚未读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